一般來說,除了牙齦受到外傷破壞這類極端情況之外,導致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牙齒長期沒有清理干凈,產生了牙齦炎癥,并出現紅腫。一旦受到刺激,就容易產生出血的狀況,比如刷牙的時候刷毛碰到牙齦、使勁咬蘋果等較硬的水果,都可能遇到這些情況

健康的牙齦是粉紅色的,既可以承受外界帶來的各種摩擦壓力,同時還可以阻止食物殘渣塞到牙縫中,可以說,牙齒的安全感全部都來自牙齦!反過來,由于口腔衛生環境差,每平方厘米就有超過一億微生物,如果不注意清理,就會導致牙菌斑的堆積和繁殖,并形成牙結石,從而引起牙齦炎癥的發生,最終造成牙齦紅腫,甚至牙齦萎縮
2015 年,衛生部門抽樣 17.2 萬人進行了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。結果發現,在 35~44 歲居民中,牙齦出血檢出率為 87.4%。這意味著,十個人約有九個人牙齦出血!每個人對牙齦出血都不陌生,可遺憾的是,大部分人常常認為牙齦出血只是【小事一樁】在這里提醒大家,千萬別小瞧牙齦出血,潛伏在它背后的,是對口腔甚至全身健康的損害
牙齦炎癥有時候不僅僅是牙齦本身在發炎,炎癥可能會牽連到牙齒周圍的組織、牙周膜、牙槽骨。在炎癥的破壞下,常常會產生牙周炎。而牙周炎的危害就在于導致牙齒松動、牙槽骨吸收,最終可能導致牙齒脫落,還有人會出現牙周急性炎癥、牙周疼痛、腫脹.....苦不堪言
另外,有極少數人的牙齦出血,是多種血液疾病的口腔表現!所以,如果發現自己的牙齦連續一周都有出血現象,或者隔三差五的出血,就一定要提高警惕,必要時建議就診
牙齦出血了,怎么辦?
1. 定期洗牙,建議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
清除牙結石,營造出良好的牙齒周圍環境。這是牙周健康的基礎。很多人懼怕洗牙,一是聽到尖銳的洗牙聲音就會起雞皮疙瘩,二是洗牙時候會有酸痛的感覺,而且洗牙之后的幾天,可能還會發現自己刷牙時有點酸,甚至出血【更嚴重了】其實,這些都是正常現象,一般一周內就會緩解,不必過于擔心,如果洗牙后,牙齦恢復效果好,牙齦出血基本上就不會在發生了
但需要注意的是:洗牙只是一次短暫的治療過程,要保持健康的牙齦,更重要的是日常維護
2. 每天堅持正確刷牙
正確的刷牙方式是最重要的牙菌斑控制手段,我們在刷牙的時候,要盡量靠近牙齦,牙齦是【粉粉韌韌】的,千萬不要認為牙齦很脆弱而不敢去刷,即便是牙齦出血也應該刷,大多數牙齦出血很容易凝住,而清爽的牙周環境對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控制是有好處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