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新醫改的全面推行,在CFDA監管趨嚴、醫院控費、醫保支付改革、兩票制落地等各種大招齊放之下,有不少人認為,“醫藥商業的日子,越來越不好過了”據中天生物廠家了解到,2017年A 股醫藥商業公司已經在業績上反映了零加成、兩票制及招標降價帶來的負面影響,預計2018年下半年出現拐點

1、兩票制使行業加速集中
截至 2018 年 1 月,兩票制已經在全國24個省份執行,大陸其余7個省份均處于過渡期,海通證券預計,2018年底,大陸31個省份將全面執行兩票制。
在過渡期小型流通企業去庫存,同時小型流通企業原有品種仍然向醫院銷售,導致大型流通企業調撥減少同時純銷業務沒有加速增加。因此,兩票制初期,對大型流通企業的影響均為負面影響。
兩票制正式執行后,小型流通企業部分藥品退出醫院,大型流通企業趁機填補空白,流通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。
2、零加成的負面影響逐步消除
截至 2017 年底,大陸31個省份已全部完成公立醫院零加成改革,零加成對行業影響大部分集中在響逐步消除,藥品流通行業將逐漸恢復正常增長。
海通證券認為,零加成導致醫院開藥動機減少,伴隨藥占比控制與輔助用藥限制,醫院開藥量或開藥金額增速會有短暫下滑,但隨著醫療需求的持續增長,后續藥品增速將恢復正常增長。
3、招標的影響逐漸減小
2015年國務院7號文和衛計委70號文要求各省市2015年開啟新一輪招標,截至2017年底,27個省份已經執行新標。
經過2015年新一輪招標殺價,未來仿制藥招標降價幅度有望放緩,同時,醫保支付價改革和一致性評價有望促使高品質仿制藥市占率提升,低品質仿制藥逐漸退出市場,有利于同類藥品平均價格恢復正常水平,未來招標對流通行業影響將越來越小。
據統計,全國1.19萬家商業,僅僅2017年就消失了1050多家。有專家預測,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,還有50%甚至更多的商業將會消失。
如今,“營改增”“兩票制”已經落地,醫藥流通行業環境的重構已成事實,大洗牌正在進行。
所以,對于醫藥商業而言,賣藥賺不賺錢已不重要,“票”賺錢就行,加上流通企業多有“款期”,又可以支付承兌匯票,所以即使再小的商業公司,也可以避免資金的煩惱。
雖然,現在的醫藥行業是不如以前好玩了,但是,在我們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,靜下心來,主動適應和改變才是王道。跟上主旋律的,依然是醫藥行業的佼佼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