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時,中國仿制藥替代進口原研的行動也開始提速。
據西安中天生物廠家了解到,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《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,對于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品種,明確了后續的落地優惠政策,在采購、醫保、稅收、宣傳等多方面給予高質量仿制藥以支持。
發展仿制藥,是我國建立醫藥工業體系的基礎。仿制藥價格較低,有利于控制治療成本、提高患者用藥保障水平,在各國均受到高度重視。在發達國家,仿制藥是控制藥費的重要方法,是在鼓勵創新的同時維持醫藥衛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考量。

因此,中國更需要仿制藥,必須加快制定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,加快推進仿制藥大國向仿制藥強國的轉變,樹立公眾對仿制藥的信心,才能有效提高我國用藥可及性,有效減緩醫藥費用快速增長的速度,實現全民健康。
《意見》要求進一步釋放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資源,制定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,以需求為導向,鼓勵仿制臨床必需、療效確切、供應短缺的藥品,鼓勵仿制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罕見病治療所需藥品、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藥品、兒童使用藥品以及專利到期前一年尚沒有提出注冊申請的藥品。
在使用環節,更是立足替代原研。《意見》要求藥品采購按藥品通用名,仿制藥與原研平等競爭,在臨床上加強監督療效與原研藥一致的仿制藥使用情況。在醫保上,發揮基本醫療保險的激勵作用。加快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,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、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。
“衛健部門制定鼓勵使用仿制藥的政策和激勵措施,除特殊情形外,處方上不得出現商品名,在按規定向艾滋病、結核病患者提供藥物時,優先采購使用仿制藥;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、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,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藥品納入基本醫保目錄,不得按商品名或生產廠家進行限定。由此看來,進口藥品的仿制藥替代將持續加速。”
據西安中天生物廠家了解,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,2012~2016年全球共有631個專利到期原研藥,由于供求信息不對稱,其中有大多數在我國并無企業提出仿制注冊申請。當然,目前我國仿制藥企業正在迎頭趕上,多個優質企業已展開高品質仿制藥的申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