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? ?不完全統計,上半年已經有近20省市發布促社會辦醫新政,涵蓋降低準入門檻、提高審批效率、提供財稅和投融資支持等多項關鍵內容,社會辦醫步伐再提速,將為公立醫院破除壟斷以及醫改的深入推進提供又一“強心劑”
不少業內人士表示,醫療改革進程的加快,是公立醫院總數量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社會辦醫是中國醫改的一大關鍵點,在政策利好持續釋放下,有望引發社會辦醫新高潮
今年以來,包括湖北、湖南、山西、福建、天津、浙江等近20省市就促進社會辦醫出臺支持政策。其中,湖北省提出按照“非禁即入”的原則大力支持社會辦醫發展,山西省明確發展社會辦醫23項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,浙江省還成立了首個社會辦醫醫聯體,75家社會辦醫醫療機構加入
國家層面也是重磅政策連發。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、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》,核心內容是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“兩證合一”。在業內人士看來,這意味著社會辦醫門檻將大大放開
不過,目前我國非公立醫院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0%,但服務量僅占20%。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,起點低、底子薄、整體層次不高,競爭力較弱。
打造高質量非公立醫院成為未來社會辦醫的重要方向。關博告訴記者,從世界主要國家醫療衛生機構構成結構來看,公立醫療機構更多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,發揮健康服務體系中“保基本”功能,社會辦機構注重非基本、更高水平的服務形式,并延伸產業鏈,相互之間合作遠大于競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