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據西安中天生物廠家了解,2018年1月1日晚間央視《焦點訪談》報道,受環境、土地等因素的制約,化學原料藥制造企業要全部退出北京。據報道2017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的節點之年,截至2017年11月,北京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651家,整治“散亂污”企業6194家,其中包括部分化學原料藥企業

據西安中天生物廠家了解,早在2014年,石家莊市委、市政府就印發《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(2013-2017年)》的通知。通知要求,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石家市區19家工業企業搬遷改造,其中包括華北制藥、華北制藥合資子公司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、華北制藥威可達有限公司等藥企。除華北制藥外,石建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、石藥集團中諾藥業公司、石藥集團中潤制藥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搬遷改造于2016年內完成
隨著環保政策繼續加壓,很多地區開始對污染大戶之一的醫藥工業企業,進行各種限制,甚至要求搬遷。當然也有企業主動搬遷改造,挪個地方避開采暖季停產的。對于很多藥企來說,轉型、提升排污處理能力或許是生存之道,可以預見,制藥行業的搬遷熱潮已經來了
按照規定,化學原料藥制造企業是要在2017年底前要全部退出北京。據西安中天生物廠家了解,在現有政策下,藥企異地搬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因為我國醫藥行業實行屬地管理,藥企必須在注冊地生產和接受監管,一旦搬到異地只能重新進行藥品審批,因此這類藥企搬遷工作推進并不能如期進行
在藥企搬遷問題上,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經過探索,京冀兩地決定在滄州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園區。園區探索實行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的方式,保留轉移醫藥企業的“北京戶口”,由北京市食藥監局實施許可、認證和監管,名稱、注冊地址不變,相應產品批準文號不做轉移,按照變更生產地址辦理。
這種模式對于藥企搬遷是一大利好,目前該園區一共簽訂醫藥企業102家,其中北京的醫藥企業達到了78家,占北京所有原料藥產業的70%。未來,若全國各地都效仿京津冀的做法,將進一步加速各地區藥企搬遷的速度。
12月27日,國務院印發《關于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》,明確2018年1月1日起,《環境保護稅法》將正式實施。業內人士表示,國內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制藥企業,若按照環保稅法的計算,僅是污水處理成本就要上億元,其中未包括廢氣、固廢等
西安中天生物廠家表示,在政策要求搬遷、環保成本的壓力下,很多藥企面臨著巨大財務壓力。在這種情況下,淘汰成為必然。而那些不能承受環保重壓,玩不下去了的藥企,則只能退出市場。